每日看点!叠加品牌效应,滨州粮食产业释放融合动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资料图)
近年来,滨州市在“齐鲁粮油”品牌引领下,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聚焦品牌提升、信誉提升、品质提升,做好“品牌+”文章,推动全市粮油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截止目前,51个产品入选“齐鲁粮油”暨省级“好粮油”产品,占全省34.5%,33个产品入选“中国好粮油”产品,分别占全省、全国37.5%、5.9%;获评“中国好粮油”示范县1个、“中国好粮油”示范企业10余家,中裕、西王、天下五谷、长寿花、坚小果、玉杰、惠人、宇东、鲁誉、姬家花园等一大批品牌知名度不断扩提升,品牌助力粮食产业经济发展“滨州模式”释放出更大潜能。
“品牌+品牌”三级联动,叠加优势价值倍增
落实“品牌兴粮”战略,做好规划、推介、协同文章,实现品牌价值叠加。坚持规划先行,抢抓全省“齐鲁粮油”品牌建设契机,率先打造全省第一个粮油区域公共品牌“粮油金三角”,全力推动粮油品牌发展。明确品牌建设方向路径,先行制定《粮油金三角(中国·滨州)区域公共品牌建设规划》,推动滨州“好粮、好油”“出好品、卖好价”。强化政府背书,在市内建设“中国好粮油”专柜2个,参与建设“齐鲁粮油”旗舰店1家,充分展示产品特性,产品市场份额持续增大。坚持宣传跟进,每年组织企业参加山东粮油产业博览会、中国粮食交易大会、福建粮洽会等展览展会,累计开展主题招商路演20余场,参加人员800余人(次),强化区域品牌建设合作力度,增强区域公共品牌核心竞争力。积极参加“齐鲁粮油”花样面点大赛、《这就是山东,“齐鲁粮油”宠你》云直播等多元媒体宣传推介,集中展现品牌形象。坚持三级同频,推动市级品牌打造与“中国好粮油”“齐鲁粮油”建设融合发展、同频共振,实现共建共赢。目前,全市拥有市级区域公共品牌1个、中国驰名商标10个、山东著名商标23个,邹平市被中国粮油学会授予“中国玉米油之乡”荣誉称号,3家企业入选“我最喜爱的齐鲁粮油”十佳品牌,品牌公信力和辐射带动力不断彰显。
“品牌+企业”提质增效,赋能产业优化升级
厚植企业品牌理念,以品牌打造为纽带,贯通衔接“产、购、储、加、销”各环节,切实实现企业增效、产业调优,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今年前三季度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81亿元,销售收入过100亿元企业5家,2021中国企业500强2家、2022中国民营企业500强3家。在品牌新产品上挖潜,适应城乡居民消费升级新需求,深挖功能性食品、营养保健食品等多元产品,为品牌打造夯实基础。香驰控股在“替代蛋白”领域抢先发力,开发蛋白质粉等差异化产品20余项,企业利润增长30%以上;中裕食品从麦麸中成功提取高品质膳食纤维,每年可新增产值4亿余元。在品牌新技术上加力,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为品牌塑成做好支撑。中裕小麦、西王玉米、香驰大豆三大国家级粮食加工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完成研发项目123项,解决企业急需科研难题项目37项,申请专利143 项,“科研成果—实际应用—产生效益—科研投入”机制实现良性循环。在品牌新市场上拓宽,在“齐鲁粮油”“1+N+N”品牌架构引领下,不断拓展市场空间,为品牌传播赋能。中裕食品发展高端团餐,服务北京、济南、滨州机关事业单位达190余家,直面消费重点人群,增加产品和企业的广泛认可度;三元生物、十里香、丰香园等融入新发展格局,赤藓糖醇、芝麻制品均出口销往欧美等30余个国家,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
“品牌+行业”融会贯通,聚力发展固本强基
做好资金支持、项目支撑、标准管理等品牌发展壮大的硬实力,夯实区域品牌保持优势的行业基础,优化区域品牌高端发展的行业环境。项目载体夯实品牌支撑,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推进区域品牌、企业品牌建设,促进“优粮优销”,累计争取“优质粮食工程”财政补助资金6.79亿元,拉动30个项目实现总投资27亿元,其中,2022年,西王食品、三星集团、中裕食品3家企业获批“优质粮食工程”资金1.424亿元,推动“粮食品种品质品牌提升行动”落地落实,不断提升品牌溢价能力。有效管理赋能品牌价值,以品牌建设为亮点、卖点,推进关联产业互联互通,品牌效应不断释放。强化标准管理,如香驰控股《以标准化促进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管理创新和实践》成功入选第七届山东省企业管理创新成果奖名单,赋予“天下五谷”等品牌更多价值。渠道深耕加推品牌流量,严把项目申报关、审核关、管理关、验收关,加大项目跟进、服务、协调力度,促成“齐鲁粮油”暨“省级好粮油”“中国好粮油”入选产品全省最多。借助多样化、全方位、多渠道系列主题活动,加大全市粮油品牌受众广度和认可度,如,在“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宣传推介活动上,中裕食品获授首批“好品山东”企业形象标识授权证书,是全省12家企业之一;再如,先后开展“好粮油”产品进社区、进商圈、进企业、进军营、进机关、进学校等“六进系列活动50余场,提高粮油品牌在消费者中的影响力。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左丰岐 通讯员 郭宗梅 报道)
责任编辑: 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