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讯息:(三年疫情防控报道之二)待到樱花烂漫时 ——援鄂医疗队员与武汉人民结下深情厚谊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C7西病区,这里的樱花开得正浓。
“共赴樱花之约,相聚感恩之林”,阳春三月,武汉大学设立抗疫医护赏樱专场,邀请函发往千里之外的山东省援鄂医疗队。
(资料图)
时间回到2020年2月2日,我省第三批援鄂医疗队医师组副组长、山东省立医院第三批援湖北医疗队队长纪洪生和“战友”们抵达武汉。2月4日,医疗队进驻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C7西病区。
纪洪生管辖救治的病区内,全部都是重症或危重症患者。病房中有一位女患者病情非常重,情绪低落,一度对治疗和护理很不配合,每次查房时纪洪生都和患者进行沟通,但患者一直不愿意打开心扉。几次沟通后,患者才说出了原因。原来,患者老伴也感染了新冠肺炎,住在楼上病房,已经使用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了,患者一直放心不下。了解到这些情况后,纪洪生立即协调医院医务处、抗疫指挥部相关部门、楼上病房,几经周折终于将其老伴转到了C7西病房。
“提供治疗之余,我时不时和患者聊天,偶尔开开玩笑,缓解他们紧张的情绪。”纪洪生回忆,即使患者因为厚厚的防护服看不到他的表情,但他依然要用言语传递信心,患者心情轻松了,才会配合治疗。这样的做法被战友们戏称为“话疗”。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在疫情防控的最前线,山东省援鄂医疗队把这句话刻进了每天一线救治的分分秒秒。武汉、黄冈、鄂州……山东援鄂医疗队员们来之能战,战之能胜,从2020年1月25日(大年初一)首批出征,到4月6日最后一批返回,历时73天,共收治患者2659例。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光谷院区E1区7楼重症病区,山东大学第二医院门诊部主任魏峰涛作为山东省第六批援鄂医疗队的领队,和山大二院其他130名队员与新冠“短兵相接”。在武汉的50余天里,魏峰涛和他的战友们发扬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
病人多、病情重,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肾衰竭……一位位重症患者让医护人员应接不暇。连续高强度加班加上水土不服,很多队员感觉困倦乏力、疲惫不堪。由于长时间穿防护服,很多人的手腕腿脚处,都有很深的压痕,面部也因为戴口罩和护目镜,产生了压疮和水泡。为了保证大家能专心工作、安心休息,医疗队规定了队员的作息制度。而魏峰涛自己总是“违反制度”站到一线靠前指挥。病房开诊的最初几天,他干脆以病房为家,困了只能在更衣室里打个盹,有时累到极限,甚至仰在椅子上便能呼呼睡着。不停地协调工作,他甚至一周的时间用坏了一部手机。
队员们的巨大付出,最终换回了一例例病人的康复。
“谢谢,谢谢,谢谢山东来的你们!”出院那天,纪洪生和同事们一起将那对夫妻送到病区门口,78岁高龄的阿婆却突然从五个不同的方向对着送他出院的山东医疗队的医护人员们鞠躬致谢,阿婆眼含热泪地说,本应邀请自己的救命恩人们去家里坐坐,但疫情和救治需要,只能就此别过,“我虽然没见过你们的脸,但我永远记得你们,山东医疗队的恩人们!”
“再见了!下一次相聚,看樱花绽放,盼下一次朝阳,赏江畔繁华。”2020年3月30日,经过在武汉50多天的奋战,纪洪生带着所在的第三批医疗队在C7西区“共计收治新冠肺炎病人96人,危重症17人,重症79人”的成绩,再次踏上武汉天河机场,武汉市民、志愿者、公安干警、医护同行等纷纷相送。
这一天,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光谷院区E1区7楼重症病区也送走最后一名出院患者。那位90多岁的老人,如今还在健康地生活着。三年里每逢过年过节,老人的亲属还会给队员们发来祝福短信,告知老人的情况,队员们都会为老人高兴,为三年前做的工作感到骄傲自豪。
从2020年到2023年,从援鄂队员到防重症、保健康阶段百姓健康的“守护者”,从开赴武汉时的春寒料峭到如今的春暖花开,纪洪生、魏峰涛等1812人的援鄂医疗队队员们亲历了国家三年间践行“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历程。
这个春天,省立医院仁和楼前的白玉兰格外美丽,纪洪生驻足欣赏,雪白的花朵向上绽放,像极了白衣执甲的“战袍”。坐诊、查房、管理……如今纪洪生的医疗工作繁忙而平常,他享受这样的日子。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丽 报道)
责任编辑: 张西可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