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动态:济宁辖内农商银行:政银合作,金融赋能制造强市建设

2022年,济宁辖内农商银行紧紧围绕省联社党委和济宁市委、市政府各项工作部署,锚定“争一流、争第一、争唯一”的工作目标,金融赋能助力乡村振兴、制造强市、服务为民。截至2022年末,存、贷款余额达2822亿元,服务存、贷款客户773.61万人,约占济宁常住人口的93%;全年新增授信52.88万户、金额825亿元,其中普惠类贷款新增授信52.86万户、金额770亿元;减费让利4.5亿元。

聚力坚守“服务小微”市场定位


(资料图片)

金融赋能“制造强市”见成效

紧跟产业整体规划布局走,加强精准信贷支持。截至2022年末,济宁辖内农商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73亿元、制造业贷款余额124亿元,分别约占全市各金融机构的28%、17%。

去年以来面对复杂的经济环境,济宁辖内农商银行坚持不抽贷、不断贷、不压贷,将国家政策落实到位。全年累计为小微企业办理无还本续贷27亿元、为1000余户办理延期还本付息40余亿元,通过33条“敢贷愿贷能贷会贷”措施,助力稳市场主体、就业创业、经济增长;科学执行个人住房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保障个人住房合理需求。

济宁辖内农商银行持续推进省联社与济宁市政府战略合作协议落地,累计新增融资额超2700亿元,居济宁全市各金融机构首位;积极参与省、市“绿色低碳转型行动”“工业技改提级行动”,重点为生态工业园、绿色农业等提供信贷支持;延伸金融服务链条,推行“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成为系统内唯一试点项目。

创新推行“1+11”服务模式,扎实开展“民营和小微企业首贷培植”“金融服务进万企”等活动,2022年累计首贷培植4961户、金额28.40亿元。对于医药、制造、农业、食品、“双百双千”等重点行业企业,做到“应对接尽对接”及时“送资金、送政策、送服务”。

聚力坚守“服务‘三农’”市场定位

金融赋能“乡村振兴”结硕果

紧跟当地党委政府发展大局走,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截至2022年末,济宁辖内农商银行普惠金融重点领域贷款余额538亿元,较年初增加115亿元,约占济宁市各金融机构的39%。

济宁辖内农商银行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巩固深化“四对接”活动,济宁审计中心党委加强与市直单位的党建共建,辖内基层党组织对接156个镇街党委(党组)、3858个村两委。在普惠金融方面,开展“普惠金融重点领域贷款投放百日攻坚”竞赛,实施“普惠金融全覆盖工程”,推行全民授信。

发挥139名脱产挂职副镇长“四大员、一顾问”作用,累计支持17亿余元弥补镇街金融短板。开展金融政策宣讲会、政银企对接会、金融夜校等9082场,实现辖内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乡村好青年、攀登企业和重点上市企业对接“全覆盖”。

创新推出“信用+”体系支持乡村振兴,助力将“客户信用”变成“真金白银”。济宁辖内农商银行的“按揭农业”信贷产品被省农业农村厅、省联社、省农担采纳,面向全省推广。纯线上信用贷款“济e贷”荣获“山东省第三届数据应用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农业保险质押贷”入选省政府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案例、全省首笔“沿黄肉牛贷”特色产品被中央、省、市等有关栏目报道。此外,还与共青团济宁市委在全省首创了“青创服务站”,入选共青团中央服务乡村振兴优秀案例。

聚力坚守“服务城乡居民”市场定位

金融赋能“便民惠民”重担当

紧跟当地老百姓生产生活需求走,为客户、员工、基层办实事461件,截至2022年末,民生类贷款余额300余亿元。

推行“双线”服务模式。济宁辖内农商银行电子银行用户突破200万户,企业和市民可以通过“线上”手机银行、电话、微信等“不见面”办贷;“客户经理+农金员+移动服务队”在线下“进村庄、进企业、进社区、进楼宇”进行现场服务,同时,329 个网点还实现了城乡区域全覆盖。

济宁辖内农商银行关注“一老一小”,创新“幼教贷”“托育机构贷”系列专属产品。面向新市民推行“十百千服务工程”。深入开展“社保卡惠民专项行动”,实现社保卡移动制卡服务全覆盖,社保卡增量与银行卡有效卡占比均居前列。为467万户客户无偿代发各类补贴929万笔,金额33亿元。加大政策性贷款投放,2022年末“财信担保贷”“鲁担惠农贷”“创业担保贷”余额共计187亿元,分别约占全市各金融机构的54%、40%、77%,更多企业享受到“免担保、财政贴息、利率优惠”。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徐佳 通讯员 周顺利 报道)

责任编辑: 李文

关键词: 济宁辖内农商银行政银合作,金融赋能制造强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