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大明湖论坛:科创金融,如何打造服务企业的“好生态”?

11月15日,第二届大明湖论坛暨山东省社科联学术月活动在济南举行,论坛以“科创金融与山东经济走在前”为主题,围绕如何发挥创投的先导性作用、如何破除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中的堵点、科技风投的机遇与挑战等议题进行了研讨。

“近年来山东省科创金融发展总体较好,科创信贷增量扩面,贷款利率有所下降,贷款风险也比较低。”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副行长王京辉介绍,到今年三季度末,全省科创企业社会融资规模口径融资余额15732亿元,同比增长11.5%,其中科创中小企业融资增速23.3%,“专精特新”企业融资增速22.1%,分别比社融增速高10.7%和9.5%个百分点。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021年11月,济南市获批建设全国首个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被赋予了在科创金融改革领域先行先试的重任,也为金融更好地服务科创企业提供了平台。近一年来,济南已初步建起覆盖科技创新全周期的金融生态链。

“今年以来,济南新增上市企业3家,科创板上市企业数量已达6家,占全省的比重近1/3。”济南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新波表示介绍,济南强化对种子期、初创期科创企业的基金支持,截至9月末,济南市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机构214家,管理基金707只,较年初增加122只,管理基金规模达到1179.56亿元。通过科创金融专营(特色)机构,解决初创期、成长期的企业融资难题,同时,支持成熟期的科创企业上市挂牌、发债融资,对企业上市补助由800万元提高至1000万元,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及全国股转系统山东基地全部落户。

“今年上半年创投基金在我省累计投资530.6亿元,是2020年的1.6倍。”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张中英用数据解答了我省创业投资发展的成效。在科创企业的起步阶段,创投基金具有先导作用。她表示,目前创投领域已扩展到26个行业,主要集中在青岛和济南等大城市,创业投资日益成为“丰沛资源”“科技富矿”和资本市场“价值洼地”。

不过,创投行业也存在募资渠道不宽,对新兴经济支持力度不强的问题。张中英建议,推动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应做强头部城市和头部机构,做通募资及退出渠道,做优激励、统计、税收制度建设,做好人才及中介服务,持续优化“创业创新+创投”的创新生态环境,促进科技和金融紧密结合。

“济南作为全国首个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应重点聚焦解决当前金融在支持科技创新实践中的‘堵点’‘痛点’问题。”齐鲁工业大学山东产研金融科技研究院院长徐如志直接切入实践难点。他建议,加快构建由人才、政策、平台、机制等共同作用的科创金融生态系统,针对知识产权评估难、抵押难问题,围绕制约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服务需求及突出问题和关键链条环节,构建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科创金融服务模式。

徐如志表示,科创金融的本质和难点在于实现知识产权的融资,痛点和难点在于金融机构对知识产权评估难、知识产权处置及交易难,科创企业的价值在于未来的高成长,如何基于未来的高收益和高成长性融资,成为金融机构、政府(园区)和科创企业等共同面临的现实问题。

山东省现代金融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源创多盈投资集团总经理冯壮志从投资实践角度认为,科创金融链接了人才、创业创新企业以及创投资本等多个方面,做好创投就要深耕区域、深潜产业,在新兴产业领域中寻找有潜质、有追求的创业者,通过长期合作,为科创企业提供深入的服务,实现共同发展。冯壮志说,目前高端制造、新材料、半导体、医疗健康、信创产业和碳中领域都是非常热门的创投领域,也是创投行业重点关注的目标行业。

本次论坛还邀请了著名经济学家、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院长黄少安,著名经济学家、南开大学国家经济战略研究院院长教授戴金平,著名经济学家青岛大学党委书记胡金焱等专家学者就加快山东(济南)科创金融试验区建设,助力山东经济“走在前,开新局”等内容的进行了交流,活动采取“线下+线上”的方式举行,相关部门、学术界、金融界、企业界等200余人参与会议。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徐佳 报道)

责任编辑: 李文

关键词: 第二届大明湖论坛科创金融,如何打造服务企业的